广东旅游资讯网 广东旅游资讯网广东旅游资讯网

从福清吴氏宗祠建设看“三殿文化”! ! !

从福清吴氏宗祠建设看“三堂文化”

(书面演讲)

吴世清(福建省伦理研究会会员)

2020年11月5日(庚子年9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宗亲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福清吴氏宗祠、吴氏礼堂隆重举办“首届中国三唐文化交流论坛暨福清吴氏宗祠重建十周年暨吴氏讲堂、吴氏书院落成庆典”福清。在此,我受大会委托,与大家就中国“三堂文化”这个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题目是:从福清吴氏宗祠建筑看“三殿文化”。

1。什么是“三堂文化”

1。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堂文化”,是指一个家庭的三个功能建筑:祠堂、礼堂、学校所体现的文化。目前,我们福清吴氏已建了三座建筑:吴氏宗祠、吴氏礼堂、祖居竹山吴氏书院。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三堂文化”。

2。 “三殿文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国古代“祠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什么是古代“祖文化”

1。 “祠堂”是中国古代专门祭祀祖先的房屋。

2。据《礼记》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有了“庙”,一种供奉周朝天子和诸侯王祭祀祖先的房屋。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百姓可以祭祀寝宫。”这意味着:皇帝(皇帝)可以在每个封地建造七座寺庙(太庙)。诸侯国王可建庙宇(祠堂)五座,朝廷高官可建庙宇三座,普通官员可建庙宇一座。老百姓不能建庙宇,只能在自己家里祭祀祖先。

3。据《汉书》记载,“祠堂”一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出现。 《汉书·循吏传》记载:“文文终至蜀,官民建祠堂,年年祭祀不断”。这种最早的“祠堂”是用来祭祀和纪念公众名人、伟人的。

4。直到唐代,人们才被允许建造专门祭祀祖先的“家庙”。从此,人们还可以修建“祠堂”、“祠堂”,专门祭祀祖先。

5。古代专门用于祭祀家族祖先的祠堂、祠堂、家祠、祠堂、祠堂,都含有一定的文化内容,形成了古老的“祠堂文化”。

5。古代专门用于祭祀家族祖先的祠堂、祠堂、家祠、祠堂、祠堂,都含有一定的文化内容,形成了古老的“祠堂文化”。

6。古代“祖文化”的核心是“孝”的家庭伦理和道德文化。

(1)“孝”的道德文化集中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孝经》。孔子认为,“孝”是做人之本、治家之本、治国之本、治天下之本。因此,孔子提出“以孝道治天下”——天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家庭中子女“孝顺”父母的亲密关系一样——这就是“天下一家”、“天下一家”。是一个社区”!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所以,不要小看“孝”字!

(2)“孝”包括“尊敬”和“赡养”两层含义:一是晚辈子女在精神生活上要“尊敬”长辈父母;二是晚辈子女要在精神生活上“尊敬”长辈父母;其次,年轻一代的子女要在物质生活上“养活”他们。年长的父母。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社会,长辈的父母年老无力工作时,只能依靠能够工作的晚辈子女来赡养。没有“孝”的道德,赡养老人的责任就会转嫁给社会,但社会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7。古代祠堂以“孝”为核心的“祠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祭祖文化——表达对祖先的尊重、缅怀和感恩。

(2)家族文化——祠堂内的匾额、对联、宗规等所体现的文化。

(3)谱系文化——这是追本溯源、继往开来的宗族文化。

(四)友爱文化——开展宗亲友好交流、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活动。

(5)会议文化——讨论、聚会重要的宗族事务。

(六)娱乐文化——主要是老年表演、娱乐活动。

(7)学校文化——成人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成才。

(8)法庭文化——惩罚违反《族规》的人员。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家庭、宗族是国家行政的基础,因此国家赋予“父母”和“部落首领”一定的行政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宗族权力”。古代社会有三种权力:政治权力、神权、氏族权力。

3。 “三堂文化”是对古代“祠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以上就是古代“祠堂文化”的八个主要表现。除已被淘汰的“公堂文化”外,其余七种“祠堂文化”可概括为“三堂文化”:

(1)将祖先崇拜文化、家庭文化、家谱文化、宗会文化概括为“祠堂文化”。

(2)将会议文化、娱乐文化概括为“礼堂文化”。

(3) 维护“学校文化”。

2。现代“三堂文化”要求建立三座独立的建筑:祠堂、礼堂、学校。在这方面,福清吴氏做出了榜样。

3。为什么现代中国社会仍然提倡发展“三堂文化”?根本原因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家庭”仍然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担负着赡养无法工作的老人和孩子的责任!因此,弘扬和落实“孝”的家庭伦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为国家减轻很大的负担。

4。尤其是作为“祠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乡会活动,在我们福建吴委会开展得淋漓尽致。 2010年至2017年,福建吴氏宗亲委员会共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联谊会”。台湾吴氏宗亲代表20余人参加了联姻大会,特别是台湾吴氏宗亲吴世文将军夫妇。参加过两次婚礼。此次,六位台湾同胞代表出席中国“三堂文化”交流论坛。两岸吴氏宗亲活动为促进闽台“三堂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从福清“吴氏宗祠”建设看“三堂文化”

1。福清竹山的“吴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辛未年,即公元1811年。两百多年来,历经沧桑。 20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曾被国有灵石林场竹山工区用作牛圈,但最终倒塌废弃。

2。 2010年11月,在福清台胞吴丽萍氏族的积极领导下,带头捐款15万元,经过全体宗亲踊跃捐款捐物,总投资50万元重建。原来的网站。吴氏宗祠”252平方米。

吴氏宗祠的家族文化体现在祠堂大厅的两副对联上:

(1)中间有一副对联(隐联):“安邦立国子胥英雄气长存,海盐江清吴门福气长存。”其中:隐头“安海”二字——福清竹山吴氏,发源于晋江安海;它体现了“伍子胥”的精神。

(2)旁边有一副对联:“固始安海是竹山之基,海中镇泉是子孙始祖”。反映:福清竹山吴氏发源于河南固始、晋江安海;安海的始祖是元海公,竹山的始祖是镇泉公。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日,是福清竹山吴氏宗祠的祭祖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都会派代表到安海“吴家庙”参加祭祖活动。

3。 2018年,福清台胞吴丽萍独资70万元,在竹山“吴家祠堂”旁修建了“吴家书院”,两层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一个礼堂和七个大大小小的教室。 “吴家书院”校名由台湾前国防部长吴世文题写。 “五甲学院”主要用于成人学习培训和学校学生学习培训。

4。 2019年,福清台胞吴丽萍氏族组织牵头,发动福清吴氏全体亲属共捐款50万元,在“吴氏宗祠”旁修建了“吴氏礼堂”在竹山。单层总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里面建有一个小舞台,可容纳200个座位。 “吴家礼堂”主要用于集会、大型讲座、讨论、表演、老人娱乐等。

5。从福清吴氏宗祠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以吴立平、吴世文为代表的台湾同胞为吴氏“三堂文化”建设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福清。为闽台“三堂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宗亲们:

中国“三殿文化”是中国古代“祠堂文化”在新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推动“三堂文化”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促进台海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