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资讯网 广东旅游资讯网广东旅游资讯网

民族村③|从独特的藏族民居探寻藏族民俗文化

1. 神圣建筑仪式

藏族房屋建筑十分讲究,礼仪习俗也很多。从破土动工到新房竣工入住,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讲究,也有很多特殊和禁忌。整个建房过程有七大仪式,即:选址、奠基、筑墙、立柱、封顶、竣工、入住。这些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礼仪活动的意义就是祈福、辟邪、祈求房屋长久。这些仪式不仅是对神的祭祀和敬畏,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选址仪式

藏族人对房屋的选址和地基非常讲究,参与者主要是家庭成员、木匠和“藏巴”。 “藏霸”通过占卜来确定房屋的最佳位置和开工时间。房屋位置一般选择在向阳的山坡上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关于房子位置的选择,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房子后面有水,就像一根矛刺进你的房子,这样的地基不好,房子不能建在两山之间。从远处看,房子看起来像是被地狱之王收容了。在房子的獠牙里;房子不能建在离水太近的地方,即水害;如果房子前面只有一棵树,那就是水害。不吉利,不吉利,但树多则吉,房前有地下水渗则不吉,视为“底漏”。 、西北和西北的房子选址也有讲究。”宅基地地址选定后,场地区域用羚角圈起来,可以辟邪镇妖,宅基地太平。 “藏巴”念经行礼,熬桑祭神,撒粮,择吉日开工,奠基奠基仪式结束。

2。奠基仪式

藏语称“烈果农”。这一天,所有工匠都就位,挖基沟、奠基石的亲戚邻居都会到场。工匠大师根据主人房屋的规模规划了房屋的地基。主人让“藏霸”在房屋地基的四个角埋藏“萨乃崩巴”(土能宝瓶),里面装着青稞、小麦等谷物和彩色丝绸。放一些金银珠宝,使房子的根基永久。在民居处布置“粮斗”,购买供品,煮桑祭祀土地神,将土地神、鲁神赎回自用,祈求人畜健康,并邀请适合生肖的人,父母双全,家庭富裕,五官端正。小男孩先用铲子挖土,然后在四个角处挖地基沟。

隐藏民族民居

3。筑墙仪式

这个仪式比较隆重,也是建房过程中涉及人力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重要环节。墙体按照房屋的高度要求用压实土砌成,直升到顶部。至此,房子的轮廓基本显露出来,标志着房子建造成功了一半。筑墙当晚,主人邀请全村人围坐在一起,点燃篝火,庆祝、跳舞(藏语称姜赛茨拉),热情招待了参与筑墙工程的村民和老人,并赠送了礼物为跳舞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哈达。 ,送糖果,奉青稞酒,庆祝围墙竣工,赞颂宅家的富饶土地,祈求财富、长寿、健康。

开始建造房屋时,人们会画一张可怕的巨脸或晦涩的图案,并将其放置在遥远而引人注目的地方。这将使新家不会引起太多关注。据说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嫉妒、赞扬或责备,画上这样的图案可以保证房子坚固耐用,住在里面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升柱抬梁仪式

垂直的柱子,藏语称为“嘎东龙”。立柱那天,亲戚邻居都在场。柱子上梁之前,主人将金银粉末和少量珊瑚、玛瑙、绿松石等贵重物品装入一个小袋子里,放在中央顶部的梁扣中央柱子,象征着房子永恒的稳定。每根柱梁交接处都压有五色绸缎,象征吉祥,中央柱上缠着氆氇,献上哈达。这一天,主人会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工匠,并向工匠赠送钱物以示谢意,希望新家永远吉祥。

5.乔迁典礼

搬迁新居,藏语称“康堆派”。新房建成后,要请“藏霸”预测,择吉日搬家。选定吉日后,主人会通知亲朋好友来新居度过“康宿”。 “康苏”的早晨,属虎的家人或亲友会在新房的火坑里生火。 “藏巴”会诵经祭祀神灵,保佑神灵。家里的长辈会点桑树,在新房的屋顶上烧掉。西北角和东北角放置着色彩缤纷的经幡。这时,工匠大师、亲朋好友、邻居都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主人新房落成。大家把糯米糕抛向天空,并喊了三声“苏、苏、苏”,仪式结束。那天,主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和美酒。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对新家赞不绝口。主持人对邻居们的包容和亲友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向工匠大师献上哈达、报酬和礼物,以表达谢意。夜幕降临,人们开始在新家周围跳锅庄舞。场面热闹,气氛隆重,彻夜不息。

新房子建成后,就不能用粉彩油漆了。必须请喇嘛念佛经,并将彩色颗粒清除到每个房间。只能每隔一年用新的颜色装饰。不这样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若能请高僧、活佛到新建的经堂驻足开光,那就更吉祥了。

2. 房子的神圣空间

藏族人民对灶有着神圣的敬畏,相信火塘里有灶神。不可亵渎、得罪灶神,否则会带来灾难。严禁跨火炉、向火炉吐口水以及在炉内焚烧骨头、皮毛等物品。火坑要保持清洁,火炉附近不要放置不干净的东西。坐在炉子旁边时,不准将脚放在炉子上。清理垃圾时,不得将垃圾扔进炉子里焚烧。直接在炉子上烤肉也是禁忌。外出时需祈求灶神保佑。在野外的三块灶石上放几片茶叶或其他东西,以表示对灶神的崇拜。

藏族牧民家中的佛龛

藏族房屋均设有佛龛,供奉神佛。禁止使用印有经文的纸张擦拭或清洁其他物品,禁止将经文和其他书籍放置在人们经常走动、坐坐的地方以及其他不洁净的地方。

藏族房屋的中央大厅中间有一根中央柱子。藏族人将其视为人与神之间的通道。因此,他们每天都围着中心柱念经,祈求神灵保佑。藏式房屋的柱子往往落在房间的中央,室内家具布置在柱子周围。

隐藏牧民家的烧桑炉

3. 村庄的神圣空间

藏村寺庙是僧侣礼佛、念经、聚集群众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它们是庄严神圣的宗教场所。行人经过寺庙或参拜活佛时,必须脱帽以示尊敬。

圣山是人们礼拜的地方。每逢特殊节日,藏民都会绕圣山徒步。

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用石头、石板搭建的祭坛——玛尼堆,又名“神堆”。这些石头、石板上刻有六字真言、智慧眼、神像等吉祥图案。藏语称“多邦”,意为堆积的石头。 “夺纲”分为“挡邪避灾”和“镇邪夺纲”两种。

马妮杜

在藏族地区,山口、河边、路边、寺庙里随处可见悬挂着彩色经幡,又称风马旗。村庄周围竖起了一排排高高的经幡。这些经幡与屋檐、门窗上悬挂的白色窗帘相协调。风吹动旗帜,如波浪,如云彩,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 独特的。经幡上印有佛经和飞禽走兽图案。它们的颜色有红色或白色,通常悬挂在广场和寺庙前的经幡杆上。这些彩色经幡的颜色都有固定的含义:蓝旗象征天空,白旗象征白云,红旗象征火焰,绿旗象征绿水,黄旗象征土地。经幡从上到下的顺序也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西藏林芝风马旗

四、藏族传统民居的变迁

西藏和平解放后,藏式房屋发生了重大变化。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砖木结构的建筑。西藏改革开放后,农牧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生活条件显着改善。用新砖、木头、水泥、铝合金、玻璃建造的房屋,窗户又大又亮,室内宽敞干净。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西藏地区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后,人们对传统建筑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改进。同时,他们对装饰也尤为讲究。改良后的房屋,柱子的直径普遍加大,有的柱子需要两个人围住,给人一种稳定感。底层和二层的木柱相连,形成坚固的整体,增强抗震能力。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传统建筑吸收了一些外来建筑特色,更有利于人们的居住和生活。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民族文化才是世界性的,只有发达的民族文化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延续。藏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保护、传承和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