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资讯网 广东旅游资讯网广东旅游资讯网

清凉台

清凉台又名“法合石”,位于狮子峰腰。自曙光亭西行约200米,即至一岔道口,继续西行20余步,即至清凉台。此台方正平削,纵横丈许,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上。1954年就原址以水泥重修加固,宽3米,长5米,绕以水泥栏杆,游人可凭栏远眺。台前为峰云变幻的后海,台下是十八道弯的石级盘旋而上,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右侧上方排列着犬牙般的石笋矼,旺上展现着惟妙惟肖的“十八罗汉朝南海”,这些皆可尽收眼底。清凉台亦称北海的风景窗,是观云海、日出的理想之地。清人胡俊有诗曰:“纤尘飞不到蓬壶,至此方知热恼除。胜地借将居士号,灵山藏遍上清书。风生天籁开琼宇,月出林梢走玉蜍。恍在琉璃仙世界,较他歌舞复何如。”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内

类型:山观景台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黄山风景区内。黄山黄山温泉景区天都峰始信峰黄山玉屏景区玉屏楼黄山莲花峰黄山狮子峰鲫鱼背黄山北海景区排云亭疏芬山金矿黄山松谷景区黄山白云景区黄山罗汉峰丹霞峰光明顶黄山云谷景区


走近五台:清凉山里清凉寺,清凉寺里清凉石

《清凉山里清凉寺,清凉寺里清凉石》

清凉寺位于台怀镇西南上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中,海拔1800米,距台怀镇15公里,是五台山著名的古刹。(传说中的清朝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佛教传说,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 。

《大华严经》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宝藏陀罗尼经》也称:“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前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日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大震那,或震旦国,都是指中国。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是梵语音译,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有时称文殊大士,有时称文殊童子,都是指种种应化。《华严经》把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同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侍左方,其塑像多骑狮子。一般的佛教经典都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之区。

据“清凉山志”载,此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472-493)。唐代时,它是替国行道的镇国道场。唐代历元年(766),不空三藏密宗道场。清乾隆年间,寺宇建筑整齐一新,规模宏大。民国年间再度扩建,惟天生之清凉石尚存。

清凉寺坐东朝西,按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格局布置,中轴线上有五层大殿,禅堂、配殿左右对称,清凉古置于寺中,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清凉石的故事传说

借石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 ,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开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被拒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 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巧取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志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降龙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 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 到五峰山,四处对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传说朝拜者各见境界不一,善良人见佛、菩萨;邪恶人见不到欢乐境界。真可谓万人万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奇石介绍

清凉石在清凉寺第二进院落中,厚6尺5寸,围长4丈7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清凉山志》说它“能容多人不隘古者,常有头陀趺坐其上,为众说法,梵音琅琅,异状围绕,望之悚怖,近之则失,后任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床”。

此石灵异,一是有自然文藻;二是石面有限,但能容多人不隘;三是文殊讲经说法的法座;四是石重数吨,只要虔诚,即可扛动;五是趺坐其上,即可消除热恼,清凉身心,乃避暑圣石;六是有一则歇龙石的优美传说。

所以,清朝的雍正、乾隆二帝及众多文人学士都曾瞻仰吟诗,赞叹这一青石。

总结

五台山佛教文化蕴涵着独特而出色的内涵和价值,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华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与其他佛教名山相区别的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台山的人文、宗教,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

清凉山顶将现清凉台 南京投资1.3亿打造石头城遗址公园

龙虎网讯 昨天,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近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公示,意味着南京五大遗址公园中最后动工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即将进入正式施工。未来,这里汇聚从东吴到清代的各种遗址:东吴石头城、驻马坡,唐代颜真卿的放生池和颜鲁公祠,南唐的石头清凉大道场和保大井(还阳泉),明代的清凉门,明嘉靖年间创设的崇正书院,清代“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的半亩园和扫叶楼,而可登高眺远的清凉台将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

方案:1.3亿元打造石头城遗址公园

早在2012年,南京就确定要建汤山猿人洞、大报恩寺、明故宫、牛首山和石头城五大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只剩下石头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尚未启动。新打造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包括清凉山公园和国防园,公园定位为集遗址保护、文化旅游、国防教育、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遗址公园。

此次环评的评价范围为近期实施内容,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清凉山公园、国防园现可控的所有土地范围,即东至虎踞关路,南至原南京四中,西至外秦淮河东岸,北至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用地面积约为46公顷。

新建建筑包括遗址保护与展示建筑、清凉台(石头城遗址博物馆)、兰圃(含东游客服务中心)、国防园新入口(含西游客服务中心),全园基础设施改造,景观提升等,项目总投资1.3亿元,工期两年。

项目以石头城遗址保护与展示为中心,新建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新建主体建筑、实施全园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景观提升等内容,使石头城城垣等重要遗址与整个城市环境完美融合,并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考古:清凉山地下“藏着”石头城

2009年开始,南京大学和南京市博物馆联合在清凉山公园和国防园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并在周边地区展开大规模考古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项目拟建范围内保存下来的主要遗存为东垣和北垣遗迹,两段遗迹呈北高南低的形势,长约760米。其中,东垣遗迹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北垣遗迹呈曲线状,东起八角亭,全线长约570米。之后,考古队在北垣遗迹西段发现了时代晚于六朝、并对城墙墙体作过修补夯筑的遗迹,由此证明六朝石头城在隋唐时代仍被修补使用过。这与隋唐时代石头城曾有沿用的文献记载相符合。

在“八角亭”西北侧一个探沟,考古人员在一段隋唐时期的夯土墙体下,发现了年代更早的包砖墙体。这段包砖墙宽1.1米,残高1.1米,保存较为完整。在墙基北侧,还有一段以砖块平铺砌成、与包砖墙平行的路面,初步推测为道路遗迹,年代为东吴时期。

清凉山的考古发掘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石头城方位和四至范围的争议,基本确定石头城位于今鼓楼区清凉山、国防园、菠萝山、红土山一带,周长3000米左右,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所有的发现都证实了南京石头城遗址在我国考古领域的重要地位。

亮点1:山顶建清凉台,并保留“首都水厂”记忆

报告书提出以下保护方案:该区域三国、南唐、民国历史遗迹叠加严重,作为古石头城的制高点,为了再现历史,在城西再形成一个人文景观,应结合清凉台节点打造清凉山公园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所以既做清凉台,又对首都水厂的历史遗存予以记载。经查证,民国水厂旧址不是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仅在南京市规划局公布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中。

南京1930年始建的民国首都水厂。清凉山水厂遗址是当年首都自来水厂的一部分,对外称“首都水厂”。清凉山“水厂”其实是当时的一个大型水库,库容量为1万立方米。由于目前民国水厂遗迹已经破坏殆尽,并且年久失修,地下部分必须消险处理,民国水厂旧址部分地下水池现场已被建筑垃圾填埋。

山顶平面的水泵房应予以设计修缮,作为工业遗存建筑进行了修复,室内为展示陈列的空间,增加水厂工业部件的展示,在建筑前面立碑,通过文字记载说明此处为:“首都水厂高位水池遗址”。

亮点2:拆除奇石市场,建兰花培育展示中心

“清凉兰苑”原位于清凉寺背后的山谷中,是南京市兰花专类园和植物生产基地,由于原清凉兰苑地下发掘出清凉寺遗址,因此在本次规划中另选基址提升建设。

方案明确,新建的兰圃位于清凉山公园原奇石市场位置,拆除原奇石市场,新建以兰花培育、展示办公为主的展览中心,不新增用地,前部院落兼顾东游客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问询功能,增加温室花房和林下种植兰花区域。

亮点3:石头城原址用玻璃覆盖保护并展示

根据数年前考古队和专家学者挖掘考证,孙权所造石头城遗址不仅限于现有的鬼脸城,还包括清凉山公园、国防园、龙蟠里,周长3000多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北垣现除虎踞路所经一段被挖断外,保存于国防园内的一段东西长约350米,清凉山公园内一段东西总长约550米;东垣被广州路切断,其中北段保存较好,南北长约200米(位于清凉山公园内);西垣北段残长约400米(位于国防园内,南至清凉门)。

此次方案,拟对石头城城垣遗址北半区设置遗址本体展示点。在南京图书馆用过的钢架玻璃结构的景观构筑物上盖,将用于城垣遗址展示。结合控温、控湿,微电的发掘技术,在原地段揭示最古老的石头城。

亮点4:建国防园新入口,林间设旅游步道

国防园的改造以保持原状为主,各场馆均不拆建,在景区入口处结合西游客中心一起新建国防园新入口。由于历史原因,清凉山公园和石头城遗址公园被人为分成两部分,虎踞路穿过其间,园区内道路系统相互独立,缺少联系。此外,由于城墙阻隔,现石头城遗址公园与秦淮河风光带之间缺乏竖向沟通,游人必须通过清凉门才能登上城墙,观光游览体验大打折扣。规划在现有公园园路体系的基础上,沟通与城市路网的衔接,拓宽道路,理顺道路层级,打通园区主环路,增补人行步道,在丛林间开辟旅游步道。

五台胜地 清凉世界

炎热夏季,寻寻觅觅,求清凉之地。五台山,是我心中真正的清凉世界。

晨光中走向寺庙,山峦叠嶂,万佛悠然,白色的圆塔在雾蔼中有一种远离红尘的清寂。晨钟响起,天地纯然,时光清澈。

旅行是我的信仰,人生就是一趟旅行,这清凉似水的五台,岂不是旅途的又一处驿站?朝圣路上,心灵安宁,无欲无求。仰望万里青山,古刹楼台,放逐一颗久居尘世而浮躁的心。

我只是五台的过客,不是归人,但自信,从此生命里会多一份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