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资讯网 广东旅游资讯网广东旅游资讯网

平谷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平谷县东高村镇东高村东500米的山顶上。始建于明代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塔为六棱实心,共分三层,通高8米,南北各有一块石刻镶于其中,是平谷县现存唯一的古塔。 平谷平谷,平谷文峰塔,平谷文峰塔简介,平谷文峰塔-平谷区平谷文峰塔旅游指南

扬州文峰寺的文峰塔还有腊八粥

扬州文峰寺,始建于万历十年(1582),毗邻千年古运河。为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启航地。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曾先后登塔游幸。现为扬州仅存的一座楼阁式风水宝塔,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文峰寺以文峰塔而出名,塔高47米,名曰“文峰塔”。 根据风水家的说法,“文峰”的内涵,是有益于“一方科甲”之意。因此,文峰塔也就成了扬州科举昌盛的重要象征,是当地文人为祭祀文曲星,凸显科举昌盛而建。

文峰塔下为文峰寺,寺庙山门朝西,面临古运河。千年大运河水流淌到这里后,原本由南向北的流向,却原地转了一个大湾儿,然后再转向正南,呈现出一个大大的“S型”,流向滚滚长江。 因此,该地唤做“三湾子”。文峰寺建成后,改称宝塔湾。

关于文峰寺的始建者是谁?一直存在着不同争议。 官家说:是当时的扬州知府虞德烨修建的寺庙。对此,官家有书籍为证——明万历《扬州府志》载:“文峰寺,在城二里官河南岸。万历十年(1582)知府虞公德烨建浮屠于此,因并建寺。” 而民间却认为:是僧人镇存募捐建寺。当地流传:一个名叫镇存的少林僧人,通过卖武艺募捐,修建的宝塔。

这两种说法,从明朝起便有争论,已然成为疑案。据考,扬州知府虞德烨风雅好文,主持刻印了许多流传于世的好书,修建文峰寺或许与他有关。而僧人镇存也是个奇男子,他出家少林寺,有感于阿育王建塔的壮举,立志为家乡修建一座宝塔。他四处募捐,广得资助,不到三年而寺院与宝塔建成。 因此,文峰寺的建造,应该是扬州知府虞德烨的倡议和主持;由僧人镇存负责募捐和操办而成。他们都是想用佛家慈悲造福百姓,出发点是善良的。

史载:清康熙七年(1668)元月,山东郯城大地震,波及扬州,塔尖倾倒坠地。次年,当地百姓捐资修葺,将塔尖增高一丈五尺。咸丰三年(1853)扬州遭遇“太平天国”兵火,塔寺均遭火焚,木质结构全部毁坏。 近年来,当地政府拔出巨资数次重修文峰寺。广植花草,修竹千株,打造成扬州城内惟一集塔、寺、园三者合一的特色公园。

为使文峰寺恢复往日盛景,当地政府将位于市区内的明代建筑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戒台等古物搬迁至文峰寺修复。 今日的文峰寺,拥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以及僧寮等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建成了宽敞的地下建筑设施,可用于讲经说法、文化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文峰寺做为扬州城内的一座古刹,与百姓民居仅一墙之隔。墙内寺院里的晨钟暮鼓,墙外人世间的滚滚红尘,交错而存,极富亲民特色。终日里,文峰寺内的香客不断,闻名前来的参拜者和做法事者络绎不绝。这是居士们在进行晨读。

近年来,文峰寺开展了多项宗教普及活动,开办居士培训班启蒙开示,开设讲经说法等等。广种富田,普渡众生。

距文峰寺山门不足30米的古运河畔,有一座飞檐斗拱的小亭,亭内立有一块用隶书写着“古运河”三个溜金大字的石碑。左侧两行小字:“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鉴真大和尚命弟子抵东河造船准备首次东渡。”

历史上,唐朝高僧鉴真大和尚,为传播佛教和中华文化,先后六次扬帆横渡东海至日本,终获成功。其中,第二次、第四次和第六次均由此处登船启航。亭子内,古朴高大的石碑,上书“古运河”三个溜金大字。

距碑亭不远处的运河堤上,嵌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牌匾,上书“鉴真东渡码头”六个溜金大字。这里便是鉴真和尚六渡重洋远赴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华文化壮举的出发地。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唐代著名僧人,律宗(佛教的一个流派)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鉴真十四岁出家为僧,四十五岁时,亲自传戒的门徒达到四万多人,成为中国江淮大地上的一代佛门领袖。

鉴真在日本留居10年,为传播佛教与中华文化发挥巨大作用,成为日本佛学界一代宗师。此外,他还用所带药材为百姓治病,日本国政府授予他“大僧都”封号。在日本奈良,鉴真主持修建了庞大的仿唐建筑——唐招提寺,保存至今。鉴真死后,日本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做为“国宝”供奉在唐招提寺。

文峰寺山门外,弯弯古运河水千年流不息,悠悠行舟千帆竞发;寺庙内,巍巍宝塔耸立,幽幽古寺静谧。站在古运河对岸,隔着宽阔水面眺望文峰寺,但见高大的宝塔矗立在黄墙红瓦的文峰寺内,十分醒目。

过去,每当夜幕降临时分,文峰塔顶的灯龛便会被僧人点亮,为南来北往的船队导航,成为扬州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水上通道航标。 如今,古运河历经千载,至今流淌依旧;文峰寺晨钟暮鼓,百年钟灵毓秀,已然成为古城扬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吃腊八粥是百姓最传统的习俗。

位于古运河畔的文峰寺迎来众多市民排起长队领粥。现场可见一群系着围裙的人们在大锅前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志愿者,他们在寺院工作人员一道忙乎煮粥、分粥,清洗粥碗。志愿者一行60多人来到这里做义工,为市民熬粥,已煮了98锅腊八粥,用掉大米近千斤。今年要熬118锅腊八粥。这些原材料共18种,有红枣、莲子、桂圆、芋头、茨菇、蚕豆、山芋等。

在分发现场,志愿者们将一碗碗热气腾腾香饽饽的腊八粥送到市民手中,上万余碗腊八粥里凝聚着志愿者的辛勤劳动,他们感到欣慰与自豪!

此塔,堪称许昌文峰塔的姊妹塔! ‖燕超

此塔,堪称许昌文峰塔的姊妹塔!‖老家许昌

文·图‖燕超

“到‘白沙山’赶庙会,三月初八有羊娃儿。”

“乱石堆‘白沙山’的塔下,压有妖精。”

一句乡间俗话,一个瞎话传说——这是小时候我对禹州那座塔模糊的记忆。

现在想来,的确让人在好笑中又有些疑惑:好端端的“柏山”,咋就成了“白沙”了?一言以蔽之: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不同,造成了一个地名,两种读法。“柏山”读音念转了,成了“白沙”。原本书香文雅的“柏山塔”成了带着乡土味道的“白沙塔”。

至于塔下究竟有没有镇压妖魔鬼怪以及相关故事传奇,感觉现在无需深究细考。也许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只是极大地满足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懵懂的童年罢了。

——以上这些文字,是我在收到许昌一位好朋友所寄的《颂塔雅集》一书时,触物生情的感慨。

通过这本书,我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塔”这一富含中国特色的建筑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作为土生土长的禹州人,我不由想起了一座塔,家乡的柏山塔——禹州城区南约10多里处的柏山文峰塔。

当指尖翻阅《颂塔雅集》,一颗心在这些带有浓烈宗教色彩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古建筑中游弋时,一幅亘古的画卷铺展而来——“三峰竞揽清风月,柏山塔影远斜阳”。

三峰山,又名笔架山,而柏山是禹州境内西南部箕山山系最东端三峰山的余脉。在此山山顶修塔,那矗立的高塔,形似破空凌云的毛笔,与笔架山遥相呼应。自古至今,可谓禹州文脉地气的象征,寄寓了多少文脉隆盛的美好愿景。许昌文峰塔,有启振文风之寓意,而禹州柏山文峰塔与其外形、结构相近,渊源相同,堪称姊妹塔。

修史和文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和兴盛程度,是其文明的重要标志。郦道元《水经注》曰“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想我大禹之州自有史以来,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帝、大禹的遗迹和故事流传甚广,更是孕育和涌现出吕不韦、李斯、张良、晁错、郭嘉、徐庶、司马徽、吴道子、禇遂良、孙思邈、马文升等众多历史风云人物,留下千古佳话。

禹州,华夏第一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史料载:禹州,汉唐以前,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宋元后,又近京畿之地。至明清两代,禹州共出进士40余人,而明代则有30多人,清代则所占无几。

在传统文化中,依据风水学的观念,是否出人才,和“地文峰”有关——古人认为:居住者所处地域的周边环境的山水关系对其有重大影响。“地文峰”天成,乃砂(山或高地)山天然形成(如无砂或砂过低),则要造人工塔以求利文化兴文运;与人造文峰塔相对应。

这就解释了原本“始建无考”的柏山塔为何在清乾隆年间重修的真正原因。

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的柏山文峰塔,塔高16米,呈平面八角形攒顶式五层砖构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周长数十米,为石质墩土式圆台,高丈许。塔身五层,下大上小,依次渐收,底层八面,唯北面朝城方向开一券门,门顶横楣上题“凌云耸翠”四字,落款为清乾隆十四年重修,由此可直通塔顶。其余四层也为八面,分开四门、四窗,每层门洞高出地面与常人胸齐,门外无廊,实则亦为窗,便于采光和远眺。

第二层门洞为券拱弧顶横楣,窗为圆形花格四方框,与一层正门相对的门楣上题“云汉昭回”四字。第三层门洞为券拱弧顶无楣,窗为圆形花格八角框,与一层正门相对处的门楣上题“光照钧台”四字。

第四层门洞和第三层相同,窗与第二层相同,与一层正门相对处的门楣上题“秀耸钧天”四字。第五层门洞和第二层相同,窗与第三层相同,四个门洞横楣上分别题“文峰蔚起”、“钧台毓秀”、“汉霄腾辉”、“天阁文运”等字。

塔顶为八坡挑脊,刹如葫芦,直插云霄,旁生古木数枝,春发绿叶,与刹顶黄色交相辉映。塔层之间分八面八坡挑脊,由青砖斗拱支撑,拱下嵌砖雕小篆体易经卦象文字,内容为“震、雷、奋、长、巽、风、敕、文”等。

拱上青砖犬牙交错,渐次外放,形成檐坡。塔内有64层青石台阶盘旋而上,中有天穹式佛龛数处,最上层穹室四通,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在一个夏日的黄昏,终于又走近了柏山文峰塔。

田间小路,蜿蜒于幽香野花、蒿草和灌木刺枣丛;一块块高低起伏的红薯地、玉米地,连缀成一片碧绿的海洋。

儿时记忆深处,这里曾有过的高坡深沟和犬牙交错的白色砂石块,不见了影子。早些年,附近的村民建房修院,早把坚硬耐用的石块采运尽了,沟壑填平,成了一片片岗地,被绿色的植被和作物覆盖。

柏山高处文峰塔周围,也不知何时起,建起了现代民居样式的寺庙群,建成了组寺庙群,有观音殿、少姨庙、托天老母殿、老祖母殿、大奶奶殿、关公殿、玉皇阁、三清殿、王母宝殿、三皇老祖殿等。彩旗飘摇,香火萦绕,香客不断。

费了一番周折,终于登临高处,早已大汗淋漓。塔内光线昏暗,混浊潮湿的气味弥漫。砖石上的斑驳锈迹,是流年无声的絮语;而上面不重样的“到此一游”、“山盟海誓”刻字语句,似蠕动的丑陋怪异的虫子,让人身上的每根毛孔都感到隐隐作痛。

窗外,原野村庄隐没于葱郁之间,一抹斜阳的余晖倾泻,仿佛披上淡淡的金缕衣。塔南面,是宝塔陵园;北面,正对城区那一条无法看见的柏山路。

置身于明暗虚幻的夕阳光影中,想起余秋雨的一句话:文脉,是一种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是啊,风水文化之学,人才文脉之思,也许只是种美好的心理慰藉和思想愿景。远眺三峰,吴带当风,随大唐帝国的烟云远矣;具茨周定王陵,惟有石门倾斜盗洞冰冷;柏村后汉皇帝刘知远墓,一方荒草土堆,现碑刻为“刘智远墓”谬误……

江山代有,各领风骚。每一个杰出人物的横空出世,是外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相融的结果,到底哪一个更为重要呢?他们,与脚下这冷山长河有关联,最终走出,走向外面,竞相风流,各寻归宿。只留给后人凭吊怀古的遗踪、去处和理由。

沈佺期《北莽山》诗云“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这里,没有暮鼓晨钟,唯有柏山文峰塔屹立,随着太阳金色马车从东到西狂奔的方向,在时空中不断消长身影、变幻风情。

【作者简介】燕超,笔名关山月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禹州市作协副秘书长,曾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诗文200余篇,在全国性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10余次,著有小说集《落花人独立》,诗歌选集10余种。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3、本文启用赞赏打赏功能,请根据作品质量和自身情况进行打赏,量力而行,赏金的100%为作者稿酬,打赏日期计算为本文发布之日起七天内,无打赏无稿酬,谢谢您的支持!

4、欢迎转发微信公众号“老家许昌”作品,如其他微信公众号或单位或个人需使用“老家许昌”微信公众号相关作品,使用之前请务必联系后台。

文峰塔

“益增杰气”,凸现“人文渊薮”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收听

《文峰塔》

来 源丨上游新闻

朗诵者丨 王 怡

南山文峰塔,坐落在文峰之巅,笔直挺立,高插云表。建于公元1851,六边形的楼阁式建筑让你在山峰之巅360度眺望远方风景。不过现在翻修后的文峰塔不能再进入塔内。尽管如此,如隐者般伫立在山间的文峰塔依然风采依旧。由于小说《一双绣花鞋》电影《雾都茫茫》曾取材取景于此,使该塔更加扬名中外。文峰塔当年也算是南岸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在重庆主城民间,就有一个“三塔不见面”的故事,广为流传。三塔说的是: 南山黄桷垭的文峰塔、下浩觉林寺的报恩塔和江北寸滩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民间传说这三座塔镇住了一条恶龙,文峰塔镇其头、寸滩塔镇其尾、报恩塔镇其身。由于这三座宝塔均处于丘岭起伏的山间,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一座塔下,都看不见另两座宝塔的影子。若是三塔见了面,城区就会洪水泛滥,百姓将会面临灾难。

与南山文峰塔守望相助的便是江北塔子山文峰塔,从古至今,塔子山文峰塔在重庆风光景点上一直占有一定位置。《江北厅志》、《江北县志稿》均将其列为"渝州一景"的"文笔摩霄"之名。从前,行船走水的船帮们望见江北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时,心中便豁然开朗。"看见文峰塔就知道朝天门已经遥遥在望。塔子山文峰塔也因此成为了一座"航标",看见它,便知到了重庆。

文峰塔的屹立见证重庆的历史轨迹,虽然不少历史建筑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可值得庆幸的是,它们还保留完整。宝塔讲述千年的历史故事,青瓦白墙中寻觅悠悠岁月。宝塔间守望相助,一起守护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上期

下期

《九月》 高飞

《门前》 张扬

关于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的文峰山之巅,笔直挺拔,高插云表、雄姿擎天,巍然屹立。文峰塔建于清道光年间,于公元1851年建成。黄桷垭文峰塔为六边形,七级,楼阁式砖塔。塔底层为条石结构,其余均为砖砌。进门左侧沿石阶旋至二层,以上均为木梯至塔顶。塔一层设有佛龛,二至七层开有窗洞。塔顶初为金属坛形顶,后为砖砌盔顶,顶中为葫芦形塔刹。塔通高22.74米,建筑面积435.55平方米,占地面积246.53平方米。文峰塔多年失修,墙体开裂,木梯尽毁,险情危殆。2008年,市、区政府共同出资,按原状维修,恢复塔原有风貌。

作品延伸

“三塔不见面”

每座城市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古塔,过尽千帆,沧桑数年,成为多少代人的记忆,也标记着一座座城市:北海的白塔、西安的大雁塔、应县的木塔、大理的三塔、西湖的雷峰塔……作为游客,这些塔已成为游玩时必去的景点,对当地人来说,这些塔也不知不觉地成为其对家乡的印象。

“峭立山巅,凡七级,高逾十丈,

万松围护,攒天一碧。”

重庆南岸区的这座文峰塔,建于清朝道光30年(1850年),相传为镇洪水驱妖邪保平安所设。当年编修监察御史黄钟音父母过世,回乡守制,由驻防重庆的川东兵备道曹澎钟建造。文峰塔矗立山顶,风光秀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塔身已是满身沧桑,斑驳陆离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意境。

塔子山文峰塔,别名白塔,位于重庆市江北区长江边的塔子山上,砖石结构,七级楼阁式,塔高26.64米,修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从古至今,塔子山文峰塔在重庆风光景点上一直占有一定位置。《江北厅志》、《江北县志稿》均将其列为“渝州一景”的“文笔摩霄”之名。以前,行船走水的船帮们望见江北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时,心中便豁然开朗。“看见文峰塔就知道朝天门已经遥遥在望。塔子山文峰塔也因此成为了一座“航标”,看见它,便知到了重庆。

下浩觉林寺的报恩塔,渝州名塔——报恩塔矗立于主城区南岸的涂山之麓,兴建于清乾隆22年,竣工于38年,历时16年。塔高七层,砖石垒砌,巍峨入云。从下到上,逐层收拢缩小,层周有外突觚棱翘角,塔内构筑盘旋而上的石阶,可达塔顶,每层镌刻佛像,洞开小窗,可以纵目远眺,山川秀色,鳞次屋宇,尽收眼底。

文 / TZX

我与一路倾听

王 怡

重庆交通广播主持人

我是王怡,这里是一路倾听。

《一路倾听》是交通广播多年来一档音乐伴随类栏目的名称,由于名称切合频率定位特点,又符合广播收听的真实状况,多年以来,这个朴素的名字,一直给听众以自然、亲切之感。早在2007年时,我就担任着改版前《一路倾听》的节目编辑、录制工作,对这档节目可以说有深厚的感情。

2018年年初,频率成立了《一路倾听》栏目策划创新小组,几乎半个频率的同事都参与其中,为这一档“老”节目焕发“新”生而头脑风暴了几个月。康杰、夏淮、刘艺、高飞、梁爽、张扬......那些日子,我们一遍又一遍探讨节目的形式,打磨节目内容。终于在18年的初春时节,将一档全新的《一路倾听》呈现在了听众面前。

诗意的生活态度

重庆交通广播提示您:交广精准扶贫项目彭水紫苏油正在热卖!详情请点击公众号“交广商城”进入“交广优选”购买!

<< 向左滑动查看 >>

丨下期预告

《门前》 张扬

诚邀参与

全新上线的一路倾听小程序诚挚邀请热爱生活的您参与到我们的节目:

投稿

自己的朗诵作品

丨加群投稿

分享

喜欢的美文

丨文末留言

点名

喜欢的主持人朗诵

丨文末留言

交流丨投稿丨分享丨点名

让身心回归宁静

最终解释权归重庆交通广播所有。